珠寶藝術史

細說從頭 ── 高級珠寶設計

Rene Sim Lacaze

追本溯源:珠寶的設計、歷史、演化和技術

你將可了解「簡單的繪圖」如何為珠寶作品賦予生命。

誰是珠寶繪圖的作者?是「設計師」嗎?他們需仰仗什麼技術?珠寶繪圖在不同的時空有什麼用途?在三節課堂中,你將可掌握自15世紀至今,美感對珠寶設計的重要性。我們的珠寶藝術史導師將向你介紹美麗而非凡的傑作。

另一方面,設計師將利用其設計工作及為芳登廣場多家珠寶世家創作水粉彩繪圖的經驗,以當代的角度為你闡述珠寶設計,同時讓你一窺她的工具和繪圖簿。

最後,你將有機會親身接觸數百年來珠寶創作所用的各種素材,並參閱多冊由各大世家於近年出品的水粉彩珠寶圖錄,認識他們的高級珠寶系列。

課程内容

創作珠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為第一步的珠寶繪圖是個古老的工序,可追溯至文藝復興時期。工匠用上鉛筆、繪圖筆或畫筆,在紙張、卡板、羊皮紙或繪圖紙等表面勾勒珠寶形貌,作為製作成品的依歸。

本課程是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一個為期一年的重要研究項目的成果。研究的對象包括歷史文獻、圖書館藏,以至博物館和多家著名珠寶世家的歷代珍藏。

課程的原創內容別出心裁,由一位珠寶藝術史學家及一位設計師為你娓娓道來。

Studio Brédillard - Hatot Design of a pendant with chain

Studio Brédillard - Hatot
Design of a pendant with chain
Gouache on board
circa 1911
Van Cleef & Arpels Jewelry Culture Fund
Photo Benjamin Chelly

Studio Brédillard - Hatot Design of a neoclassical-style keychain

Studio Brédillard - Hatot
Design of a neoclassical-style keychain
Gouache on plastic material, mounted on brown board
circa 1911
Van Cleef & Arpels Jewelry Culture Fund
Photo Benjamin Chelly

René Lalique (1860-1945) Drawing of a “Hortensias” tiara. Pencil, ink and gouache on vegetal paper B F K – Rives, circa 1900, Van Cleef & Arpels Jewelry Culture Fund.

準備探索

  • 本課程由一位珠寶藝術史學家及一位設計師授課。
  • 課前,導師將於迎賓環節與學員短敘,讓師生互相認識,彼此交流經驗。
  • 毋需自備任何課堂材料。
  • 課堂結束時,導師將向學員頒授證書。
  • 如欲親嘗珠寶設計工序,並對這個創作過程加深了解,可報讀「高級珠寶的水粉畫1──光線」和「高級珠寶的水粉畫2──顏色」。
  • 每堂結束後,導師將分享與課程相關的參考資料清單,包括書目、網上廣播節目和博物館。